诗象·中国当代诗歌巡展(第17期)
\n本期登场诗人:赵雪松、李点、梁积林
\n本来
\n文/赵雪松
\n一个人劳动一生
\n然后死去
\n这是土地伟大的本意
\n亲戚们来了
\n支起帐篷,筑灶生火
\n再卑微的死
\n也不能剥夺那份从容不迫
\n杂草、苇席铺地,就像在田间
\n这也是谷子的本意
\n是一棵桑树的本意
\n是青草——牛粪的本意
\n也是社戏里鬼神的本意
\n对于死,我只是一个晚辈
\n但我愿意追随它的意义:
\n死像太阳,从田垄的东头升起
\n在西头落下
\n(赵雪松,现居山东滨州。曾获柔刚诗歌奖、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(诗歌奖)、齐鲁散文奖、《诗歌月刊》探索诗奖、《山东文学》奖等多种奖项。著有诗集《雪松诗选》《前方,就是前面的一个地方》《我参与了那片叶子的飘落》《划亮火柴》,散文随笔集《穿堂风》《我的徒骇河》《大地书写》及多种书法集。)
\n大海之上
\n文/李点
\n船行大海之上
\n东经111°40.4′,北纬16°34.5′
\n大海足够辽阔,却找不到一所邮局
\n可以把浪花、波涛
\n和宽无边际的孤独邮寄
\n远眺是最好的选择
\n我有足够的耐心,在深不可测的黑暗中
\n寻找远处的一粒微光
\n海浪拍打邮轮的声音
\n淹没在发动机低沉的轰鸣中
\n甲板上倚杆而立
\n无论一个人,还是几个人
\n都是被大海忽略的孤立无援的人
\n(李点,作品见于《诗刊》《星星》《诗潮》《诗选刊》等,入选多种选本,著有合著诗集《草色·番茄·雪》《三色李》,现居北京。)
\n坐一列绿皮火车穿过河西大地
\n文/梁积林
\n一列火车,一列绿皮火车,咣咣当当,咣咣当当
\n像我的上次,像我的上一辈子
\n有那么几次,它几乎
\n与我脑子里的另一列火车,相向
\n擦出点奇遇
\n但我,立马刹住了天空
\n刹住了那只鹰的俯冲
\n过了河西堡,就是花草滩,就是夏日塔拉
\n沙梁上的几头骆驼
\n依然向四处张望
\n依然是那么苍茫
\n有一头,扬着脖子,出着啸声
\n完全像是风在吹着一只陶埙
\n我摇了摇身子——
\n摇晃着一个盛满啥的容器
\n突然就泪流满面
\n好像有多大的委屈
\n(梁积林,甘肃山丹县人。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甘肃诗歌八骏。获纳吉·阿曼国际文学奖、敦煌文艺奖、黄河文学奖、春泥诗歌奖、《飞天》十年文学奖、《绿风》诗歌奖等多种奖项。著有《老月亮的歌》《河西大地》《西圣地》《西北偏北》《梁积林的诗》等作品。)
\n主持人语:
\n《诗象》已经选到第十七期,每周一期,总共用了四个多月的时间,虽然还算不上太多,但也已经选了五十首诗。有朋友问过我,在这十几期的选诗中,为什么有些诗人的诗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接连选入?中国这么多诗人,好诗人也不少,不是应该选入更多不同诗人的诗吗?
\n我当然很清楚这件事情,比如朱剑的诗,到目前我选了四次,轩辕轼轲选了三次,还有一些诗人已经选了两次。这个事情,一方面当然和我的阅读视野有关,我们每个人的阅读都是有限的,无法否认。但更重要的地方在于,我希望我的选诗,既不是论资排辈,也不是按需分配或按人头分配。我只想选我觉得值得推荐给更多人去读的诗,我只想选我觉得触动了我,让我觉得有话要说的诗。
\n正是因为这样,这个事情就是一个非常个体化,也非常具有偶然性的行为。就是说,《诗象》推荐诗这件事只是我个人的判断,同时又只是我在某一个很具体的时空点的判断,如此而已。
\n这次推荐的诗人赵雪松,也是第二次入选。这首《本来》并不是我新读到的诗,我之前在微信公众号推荐诗歌的时候就选过,并且从那之后我就一直记得这首诗。这次也一样,在选完李点的《大海之上》和梁积林的《坐一列绿皮火车穿过河西大地》之后,我又想到了这首诗。这样的诗,大概都是人与这个世界在某个偶然的瞬间相遇、交锋,又拿着一些淡淡的回味回到了自身的诗。
\n有时候,诗只是我们在这世上的一次失神。
\n张进步
\n实盘配资平台app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